搜索

姜维北伐最大胜仗的克星:他否决邓艾计策,巧妙阻止姜维扩大胜果

发表于 2025-04-05 07:36:30 来源:新闻直通网

大家好,我是黑白说历史。一般来说,姜维主持的北伐战争中,邓艾是让他吃瘪最多次的,可以称之为一生之敌。然而,在姜维北伐取得最高光的一次大捷里,却有一个人,成功化解了姜维进一步扩大胜果的计划,让其惊吓而退。这个人不是为人熟知的邓艾,也不是让诸葛亮也吃尽苦头的郭淮。他是谁呢?有着怎样的背景?他如何化解姜维的进攻?他的名气远不如他爹大。他爹曾与刘备共事,担任其別驾。在刘备打算白嫖徐州的时候,他爹站出来劝说不应该去,那是个诱人的圈套,势必会引发与袁术的争端,最后的结果是不会圆满的。刘备没有听劝,后来事情果然不出他爹所料。刘备被吕布和袁术联军大破而逃。再后来,他爹归顺了曹操,成为曹魏的名臣。他爹,就是创立了九品中正制、制定了《魏律》的陈群。而本文的主人公,就是陈群的儿子——陈泰。陈泰实际上并没有因为他爹的地位,而拥有多好的起步。一开始,他也只是守在边陲地带,主管并州方面的军事、政治等事务。看起来权势老大了,但并州主要面对的还是少数民族的敌人。陈泰没有为了刷军功而频频作战,反而采取怀柔政策,这一招没什么刷军功的机会,但却赢得少数民族的心。司马懿发动政变的时候,陈泰当时正跟着曹爽、皇帝曹芳去拜谒皇陵。陈泰去见了司马懿后,由于后者对着洛水一顿毒誓,陈泰信以为真。回去见了曹爽, 劝他放弃挣扎,最多也就免个官。结果我们都知道了,曹爽被夷灭三族,他的党羽也很多人被株连。陈泰什么想法史料中没有记载,但从后续他得知曹髦被弑杀后的表现可以略知一二,他对司马懿多少感到忌惮。陈泰在进入抗蜀一线后,牛头山之战算是他的首战。首战即告捷,陈泰贡献了关键的战术——围城打援。姜维本打算联合羌胡一族,在曲城一带蚕食各个郡县,从而派了两员将领句安、李歆带人驻守。郭淮听从陈泰的计策,派军进围曲城,并面对蜀军的挑战视而不见。很快,曲城内粮草匮乏,姜维带军前来救援,却被陈泰坚守阻挡。陈泰还设计打算切断姜维后路,要不是姜维看破跑得快,大概率就要交代在牛头山了。最终,曲城的守将句安、李歆只能献城投降。之后,陈泰逐步成为抗蜀的中流砥柱,在郭淮去世后,陈泰接替他的位置担任征西将军,都督雍、凉两州军务,成为西部最高指挥官。有一说一,姜维能取得洮西大捷,很大程度得益于他的对手是王经。王经此前从未有过军事作战的经验,不仅轻视蜀军,还不听陈泰坚守不出、静待援军的忠告。结果,双方遭遇,王经所带魏军惨败,战死溺亡了数万人。王经收编残部进了狄道城,陈泰、邓艾等人的援军也终于赶到。此时,邓艾为主的许多人都认为,应该放弃狄道城直接撤走,并且他还头头是道举了孙武的理论:‘兵有所不击,地有所不守。’盖小有所失而大有所全故也。邓艾坚定地以为,蝮蛇螫手,壮士解其腕。先求自保,后边再想办法夺回来,才是可行的办法。陈泰却不这么认为。他敏锐地指出,姜维的想法是力求速战速决,因为其粮草补给终究会跟不上。如果放弃狄道城,那么姜维可以顺利向东挺进,占据栎阳获取充足的粮草,再联合羌胡,全力争夺陇右一带的地区。这样后果不堪设想!相反,如果迅速驰援狄道城,把姜维这支孤军的锐气挫败,那么蜀军必将不战而逃。各位怎么能说出要放弃狄道城的话来呢?发表完自己的看法后,陈泰也不管其他人同不同意,自己带军就出发救援狄道城。结果,陈泰抵达狄道城附近的山上,利用烽火和鼓角之声,振奋了城中的友军,也让姜维一军陷入恐慌:魏国援军来得如此之快!最终,陈泰顺利救援守住狄道城,让姜维趁着锐气扩大胜果的计划破灭。陈泰自幼就与司马师、司马昭两兄弟交好。因此在退居二线后,陈泰在朝廷中依然享受高官厚禄。司马昭让贾充派成济当街弑杀曹髦,见此情景,陈泰认为只有杀了贾充才能谢罪于天下。但司马昭没有答应,陈泰回家之后由于忧愤不已、吐血而亡。(本文主要参考《三国志》)

声明:个人原创,仅供参考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随机为您推荐
版权声明: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。

Copyright © 2025 Powered by 姜维北伐最大胜仗的克星:他否决邓艾计策,巧妙阻止姜维扩大胜果,新闻直通网   sitemap

回顶部